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文說真諦 272 - 275頁
怎樣觀如夢? 《大智度論》說:「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在《大智度論》當中,是這麼樣表明,凡是夢呢,是不實在的,那麼在夢中呢就好像是實在,當我們醒的時候呢,確實夢就沒有了,因此就一笑了之:「嘿,哪裡是啊,搞半天是在做的夢嘛,不實在的,結果我還睡在床上。」人亦如是,人生同樣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人生啊,同樣,實際上是夢,沒有見本性,見了本性哪怕一分鐘,你都曉得是夢。你就曉得,哦,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我,搞半天我網在裡頭幹啥! 盡在執著世間法,眼耳鼻舌身意,搞糟了,嘿呀,完蛋了,完蛋了! 你就曉得了。
所以說要明心見性,要求你們察見般若,以三般若來取境,來證無相之相、無得之相。在《大智度論》又繼續說啊:「諸結使眠中。實而無著。待到覺時。乃知無實。亦還自笑。」就是說,無始以來而實沉迷之中啊,實在沒有具體的這麼一種現象,那麼都是空。但是呢,由於眾生所迷,就執於諸結使眠之中,就昏沉墜墮,網得六極所堪,而貪色聲香味之著,覺悟不了。如果一旦他覺悟的時候呢,馬上就知道不實在了,同樣就一笑了之。這是說人在睡夢之中,見諸境相,己亦親臨,就自己親自去走進去了,苦樂悲歡,無所不有,以為實事,待到醒覺,一無所有,乃知是夢。
那麼這裡不解釋了,同學們可能聽懂了。而還自笑,同樣自笑。眾生世界、現實生活事物中也是如此,先迷認假成真,後悟亦還自笑。迷到的時候就認假成真,有些同學執著得來,嗨呀,連佛法都不曉得高低,這裡邊有五、六位同學。當他們悟了的時候,就會想到,唉呀,我錯誤了的嘛,諸結使眠,實而無著。
怎樣觀如影? 我們怎樣去觀如影子呢? 《大智度論》說:「如影者。但可見而不可捉。諸法亦如是。眼根等見聞覺知。」《大智度論》說得非常清楚啊,如影呢,就是見得到的而實在是沒有的東西、拿不到的東西,眼根和見聞同樣去感受這個如影的境界。比如我們現在對門啊,那兒庭院裡面的鏡子,我們走進去的時候,看得清清楚楚的,簡直完全存在,但是裡面確實是影子啊,但可見而不可捉,就是說要想去把它逮住是逮不住的,此說明鏡中的影子是不實在的,所以捉不到。 如若欲捉鏡中之影,當迴光自捉,即自捉自體,鏡中顯影自然捉之。那麼,我們要想真正地把它捉到呢,就只有往自己的身上抓,就抓到它了,你不往自己的身上抓就抓不到它,那麼這裡指的抓是什麼抓?就指的對面的影子不可捉,那麼反轉過來,我們應該迴光來返照我們自己,不執著其影子而自性現前的意思,這個含義是這麼一個含義啊? 心不向外馳求。
又如日光明耀之日,常察見水泥公路程達里許,一里路左右的地方,特別是你開著汽車啊,最容易看到的,可見到江河水流倒影依然,碧清明現,而於近處則一無所有。那麼走一看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了,故知光幻之顯,實則如影故,所以這個就叫做光幻。這個事實,在成灌公路,好多個人都看到,我們在汽車上,我說這就是如影的道理。看到公路上的水,嗨呀,真是清楚得很,好多人從水裡頭走的嘛,那麼,走近了,又沒有了。汽車也在水裡頭開,它不是一丁點兒水,簡直是在江面、海面上開,水還在閃動,水還在嘩嘩的,你說似像非像嗎? 不,完全是水,可以說。當時看到的還有些哪些人呵,反正有好多個人,在成灌公路最容易出現的,哦,她都看到了的。
所以說這就是不實之影子了。那麼,到底水是從哪裡來的? 是如幻影或者如光所聚,因緣和合光照而生,一時所生之水。那麼,因此走進去了以後,實際上又沒有了,所以說它叫虛假無實,在現實生活事物中,亦是如影,那麼我們在現實生活的事物中呢,同樣是如影子,是可見而不實,故不可得。又告訴你們了,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事物中,一切都如影子一樣,不實在的、虛的,因此,不必要去執著它,暫時的,一會兒就沒有的。所謂的會兒,或者是頃刻之間,或者是幾天,或者是幾年,總的一句,時間是由世事、事物之而推、而積聚所成,但是終歸會沒有,因此是空,不可得的。
怎樣觀如乾闥婆城? 以日光初出,折射海中之氣,時有幻顯莊嚴樓台是名蜃樓,隨日光之轉,樓台自無,眾生因緣共業所成,亦時有所見初境顯之。這個乾闥婆城啊,它是日光初出來的時間,射照在海裡頭啊,它是一種特殊的日光,遇到某種雲層隔著而產生的。有時候啊,看到有莊嚴的樓台亭閣,古代的和現代的,等等,都會顯出來,那麼這個顯出來的現象呢就叫做乾闥婆城。 中國顯過好幾次的了,乾闥婆城在南海最容易出現,電視裡頭還拍下來播放了的,就是蜃樓,好多人在河邊圍著看啊。那麼日光逐步升高以後呢,這個乾闥婆城也就自然消失,就沒有了,也是不實在的,也是空幻的。
大乘行者,尤為真言行者,修至三品悉地宮時,可見下品諸天宮及修羅宮。就是大乘行者啊,只要一進入、修到三品悉地宮的時候,就是說啊,修到三業相應的時候,身、口、意三業都得到了相應以後的成就妙果,到了這麼一步,初取得這麼一步,上品的境界就要生密嚴淨土,那麼中品呢,就是十方淨土,就是十萬億淨土、無始的淨土,如嚴淨、西方極樂世界等等,這些就是中品境界。
上品呢,當然就高一等,它叫密嚴淨土。下品呢,就生於諸天、修羅宮啊那些,就是阿修羅,修羅所居之所啊。當然另外也有最高無上的法,能讓你當時進入密嚴淨土,當時進入,就是馬上進入啊! 那是覺行法,不在這裡講。那麼概括地說,只有密嚴淨土是超過三界之上的,除此而外,中品、下品都還在三界之列。
行者於此諸相當作乾闥婆城,眾生在現實生活事物中亦應觀之如是。我們的行者呀,到了這一步了,任運自如,可以去天上,玉皇大帝招待你吃飯,等等等等,乃至於天女給你送供,到極樂世界、到阿修羅城國等,那麼都要作如幻觀。到這一步都要你如幻觀,不然你又執著在情識裡頭,你謹防又要糟糕。你說嗨呀,成就得這麼高,還要這樣啊? 必須如此,最後才能成為菩薩,乃至於最後才能得到成就,否則是不行的。
普通眾生呢?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呢? 更應該作乾闥婆城觀。那麼的本事,那麼現實的東西,移山倒海等等本事都存在,都要覺得是幻化,何況現在普通生活的境界、普通凡夫的生活? 一切都不要把它看重了,要作乾闥婆城觀,要觀如虛幻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