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五十三.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文說真諦 175 - 178頁

 



     以前啊還有打機鋒、問禪機的,我在這裡講一個譬喻給你們聽啊。江西馬祖是非常厲害的,禪宗裡頭的祖師,那麼,在古有二稱,江西馬祖和湖南石頭。

     石頭希遷,他的肉身現在在日本陳列的。是一九四九年以前,遇到一個日本的牙科醫生,就把這尊肉身偷走了,偷走以後,在七六年的時候被發覺了,發覺了以後,日本人就把這個肉身啊,從倉庫裡面轉運出來,就把他供奉在日本的東靈寺。後來啊,全世界都知道了這件事情,這就是石頭希遷。石頭希遷也是十二歲悟道,聞聲即悟道。

     那麼,江西馬祖手下的徒弟,有一個是嚇成就的,你們該沒有聽說過吧? 你們說這個佛法深不深沉? 人家說佛法要念佛、要念咒、要誦經,為什麼嚇都嚇得成就呢? 他的徒弟來問他,走到他的面前以後,江西馬祖是二話不說,就把他盯住,那個弟子就走上來了,剛剛走上去說:「請問師父,我來求法。」江西馬祖大吼一聲:「你放肆!」「啪」一巴掌,一嚇,那個徒弟一驚一之下,萬念俱無,馬上自性現前,迴光返照,一下就成就了。哎,你說,為啥我們現在有些弟子對佛性、對明心見性、對般若都有所瞭解了,為啥又不能一下子就像他那樣成就呢? 世尊有早訓,說得非常清楚,現在是末法時期,末法不是說魔、魔主持,不是這麼一個意思,就是說法是末尾時期,法有宏法像法和末法,就是說法快要轉運了,現在稱為末法時期。那麼,在末法時期的眾生,明心見性以後,還得要進一步的修學圓明內證、定慧功夫,然後才能發神通的,所以性質有所不同。

    那大吼一聲驚嚇就成就了,那就是佛法,那就是言語道斷、心行寂滅的佛法。所以,學佛法,不是哪一個咒語念兩句就能解脫的,最多只能說是消除你們的業力。也不是說藏密偉大,禪宗不偉大,淨土最差。其實都一樣,應機即大,所以我不是哪一宗,我只認佛教,一切宗都好,都平等。


      我上一次給你們講的課當中,就是關於參禪打坐。比如談到揚州高旻寺這個問題,本來我不準備給同學們講,但這裡面很多同學還不知道,所以我就暫時給同學們作一個簡要的開示,就證明佛法除了迴光返照、耳根平等,像觀世音菩薩那樣,另外還有無量法門。那麼,同時你們要挖出佛法的真理來: 佛法是不迷信的,從來沒有什麼鬼神之論這麼一個道理,它是科學的,是我們每個人、每位同學和宇宙之間的共同真諦,都是統一的,只能說是你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整天串聯在一起,而受五蘊 ―色受想行識對色聲香味觸法這樣子產生緊緊的圍困,處於凡俗境界之中變成了眾生,如果說把前面所講的這幾條全部放下來,它自然寂滅的話,空性就現前了。

      禪宗的道理、採取的辦法是,先讓你看到它、認識它,才進一步去抓功夫用它; 淨土的道理呢是先用念佛的辦法,只觀佛像或聞佛聲,這樣子使你把心收在佛的聲音上,或者是收在佛的形象上,久而久之,自然雜念就不能摻入,進入念佛三昧的境界; 那麼,華嚴宗的道理就採取修觀,修十六觀等等方法,比如說修彌陀周觀,這些辦法都是,先讓你觀世尊釋迦牟尼的眉間白毫,就是眉間有個白毫,當然,它有具體的方法的,還有咒語的,觀了以後,然後就觀他的眼睛如四大海,眼睛觀出來了再觀頭,頭觀出來了再觀身,這樣一步一步的讓佛全體出現,和盤托出,這就是華嚴法界觀,說穿了還是定力、人的意念,只有一意之清淨念,沒有二念的。

      曾經我有個學生,他已經修到很高的功夫,那麼,有一天,他就來問我,他說:「我的定境現在已經達到不動念了。」我隨口就問了他一條,我說:「你看到我面前這張寫字台,你看到它的時候,你有什麼覺受? 」他就告訴我,他說:「這個寫字台啊,我看到它了以後,就是它了。」我說:「你看到它,就是它,那麼你此時你的感覺它是一個什麼形象? 」他說:「它就是一個寫字台的形象。」我就笑了一下,我說,你去繼續用功。他說,我這個定力,我告訴了上師,請你要給我開示,我這個是什麼定。我說你沒有定,你在騙我。

     為什麼? 因為他沒有定的。後來我在一次講法當中,有一個學生,我就談到這裡的時候,就叫他定住一物,這個學生就有定境了,他一下就問我了,他說:「上師,不對,你說叫我定住那個物,我把那個物定住,它就沒有了嘛。」嗨呀,我就曉得他有點名堂了。那麼我就進一步考,確實他有些初基,但不徹透。

       我這裡啊,要給同學們好好舉個例,真正的空寂、住入本性、本體的時候,你盯著我這個拳頭,它如果說是一個拳頭的話,你就糟了,你還是意念在分別,不存在是一個拳頭的,當你盯著它的時候,你馬上就會想到,呵,指拇,還有縫隙,上師還有一件白衣服穿在裡頭的﹍馬上你就要成分別心,你成了分別心,就等於跟你打牌、擲骰、算帳、吃飯、穿衣沒有差別的,等於沒有用功。那麼,你盯著它以後,頓然就感覺到開頭是拳頭,一下就神了,沒有分別心,此時不思前、不思後,自然的不思,與此同時,你根本沒有拳頭概念。

      所以當你真正的意歸一念以後啊,什麼都沒有了,如果你意歸一念還有一個拳頭,就證明你還在分析。正如我平常叫你們修觀的時候、修止觀,那麼止觀的前行就是要你觀一個球,球上一朵光。經常有同學來匯報,就說我已經能在止觀上入定了。我就問他:「你觀止觀入定的時候是什麼覺受?」他就說:「我就看到那個光,光、光、光,還在閃光。」(笑)他說:「有時候它要閃動,還要變大,一會兒又沒有了,沒有以後,又看到一盤模糊。」他全部在分析,懂了沒有啊? 他全部在用他的思想分析啊、分析啊,他哪裡在入定呵! 他沒有入定。

     真正的你能觀到那個光以後,如如不動,光自然消失,境智圓融,根本就沒有什麼境,此時也沒有什麼智,智境不二。而爾時下座以後問你,你的體會是整個法身如虛空的境界,修觀只是導你入路的前行而已。所以說在佛法上,要想搞點投機啊、想到我這樣一說上師再傳給我點啥,絕不可能,嘿,你會說,今天這樣一講我懂了,我改天就像這樣說了。隨便反問你一個啥,就把你考倒了,我跟你說,你不要想把我騙到。

      我今天給你們講這個佛法,老實告訴你們,你們在經藏上都不容易學到的,僅僅是這幾句話,對定力、對你們的真實的認識是會有相當大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