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題而說法59 - 61頁
六道輪迴的眾生,乃至凡有生命之一切,均具圓滿平等般若妙智和實相境。在座的同學們也個個都具備般若妙智和實相境,你們都是具備的,所具者與佛智般若實相無二無別,所具的這個智慧正如我剛才說的,跟佛是沒有差別的。
何以了知?那麼我為什麼就曉得了呢?是否妄語誑惑眾生?非也。是否上師在這兒騙你們呢? 不是的。我佛釋迦世尊於菩提樹下,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就是無師自悟的,沒有上師指導衪,衪自己就證到了這個東西。
為什麼會無師自悟? 有些同學還沒有聽懂,就是說它本身存在,只是妄想、業力隔著,才沒有出現的,所以稱為凡夫,明白了、證到了就變成了聖人。 了知一切有情法性平等,那麼釋迦牟尼佛無師自悟了以後,就了得了一切有情個個都具備和衪一樣的佛性。
所謂有情,就是有生命、有情識的,一切眾生具有如來德相,和如來佛毫無差別,只因妄想執著,無法察光明。是眾生的妄想使六根著境,六根對六塵,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被五蘊所降,執著於幻境之中,認妄成真,整天這樣子把時間拖過去了。
明明說那兒西山有一條老虎,馬上就可以把牠捉住,他結果說沒有老虎的,這兒有一群貓,就要抓這個東西,整天就抓這個貓,這個貓又跳得很快,抓了半天都抓不住,結果貓又沒有抓到手,老虎連見都沒有見到過。要抓老虎必須先得把貓放下,然後才能去抓老虎。
要察見我們的本來面目,必須先以無上般若智慧,照空我們的五蘊,以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平等放下,才能呈現實現之境,智照於境,境智不二,於其中就不執著,那麼自然老虎就抓住了,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啊。
如果業障排除就能見到光明,業障不排除就無法察見光明,就不能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要排除業障,得放下六根,得知五蘊對塵之境皆是空的。
古德行者照佛開示修行,證悟般若道者頗多。那麼到底是些什麼人呢? 比如像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啊、慧可啊、達摩祖師啊,多了多了,石頭希遷、江西馬祖、近代虛雲老法師等等,西藏裡頭那些大活佛就更多了,比如頗幫卡大師、朗召喇嘛、益西羊嘎大師、康薩仁波且、章嘉呼圖克圖、貢嘎仁波且,當然,我們的尊勝法王如來更是了不起了,他們都是親自證到,證悟般若道,見到了自己的實相境的境界。
說到這裡,我自己呢不打妄語,親自察見了的,察見了這個本來面目,我非常高興,我覺得釋迦世尊的經藏真實不虛,如是之道,如是開示,因為自己見到了嘛,就如十字街頭見親娘,沒有認不得的,只要你迴光返照,一當徹悟以後,你馬上就認識它,其實經常都在出現。
那麼我在這裡舉了個例子給大家,如果前念已去,後念未生,離妄了明,無明所得,萬行繁與而應無所住,則無師智,自然智也,是故非師所授,乃師所導,而達般若智慧。
這是我舉給大家的例子,當你們坐下來的時候,正如六祖大師所說的:『不思不想不尋伺,無依無靠作自然』,就是說如果不思也不想,不要去以我這個什麼所謂的凡夫智慧去冒充般若智慧,想去找本性,不要自作聰明,而要一切不動念頭,前念已去,後念未生,我們前一個思想走了,後一個念頭還沒有生出來的時間,在這個中間、這個階段,自然就得到了無師智和自然智的境界,但是這是刹那間,不是一下見到了以後就不退轉了,因為你畢竟是凡夫,你累生累劫的業力,哪怕就是你見到了,它會馬上被覆蓋。
但我告訴你們,謹防你們見都見不到。我在講這麼多話的時候,可以說個個同學你們的心中都閃耀過多少次了,你們就是沒有見到過它,因為前一個念頭走了,後一個念頭還沒有跳出來的中間,那麼一個境界。
你說我剛才體會了的,我去找了的。你去找,你去找的時間就正是你的妄想,是背起娃娃找娃娃,那個就是不正確的。真正的能做到前念已去、後念未生,前一個念頭走了,後一個念頭還沒有生起來,在這麼一種境界上,而中間又不執著,進入『明空知覺而無念、不執著於無念的境』,那個就是你們本來的面目,那個就是如來的法身,那法身不在你的身內,也不在你的身外,你們好好去體會。
那麼到了這個時候,離妄了明,離開妄想,了徹分明,但是無明所得,又不執著這個明白的明,又不執著它,萬行繁與而應無所住,這才是般若智,不是要你癡呆呆的坐著就是般若智,那是一種定境,三昧耶,你謹防又把它們混淆了。
三昧耶定境不能混在般若智上去,要萬行繁與應無所住,我們做一切事情照常操作,同樣又處於般若境中,乃至於講經說法都處於般若境中,這樣子才叫做真正的般若智。
# 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 # 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 # 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 #第三世多杰羌佛妙法 # 佛法 # 佛教 # 財神會館 # 義雲高大師 佛教正心會 # 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 佛教正心會 # 度母 # 觀音 # 妙法 # 妙喜 # 世界佛教總部 # 行動佛殿 #文殊院#盤古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