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三十七.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題而說法119 - 122頁

 


    
    現在開始講「心」字了。

   我們要講「心」,不是胸內主血器官、不具思維分別的肉團心,也不是起思慮作用的第七識末那意,也不是集藏一切種子諸法有漏無漏諸因之第八阿賴耶識,而所要講的心是真實清淨如來藏心、眾生之本來面目、不生不滅之真如。這裡所要講的就是什麼呢,我們今天講的「心」,般若波羅密多心的「心」字,這個心,不是講我們身體裡頭裝的這個心,也不是講的我們的意識,不是講的意識,前面已經闡述過了,不是第七識末那意,不是第八識阿賴耶識,而是要講的是清淨的如來藏心,如來藏心也是一個代名詞,就是你們的本來面目,這個課題反覆若干次了,那麼這裡又用新的辦法再來譬喻講給你們聽。

    這個心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心,也叫真如妙心、般若智心。實相般若真心個個眾生本有,就是說每個眾生都有這個心的,圓妙圓明無缺而平等,它們啊是圓滿妙潔無邊、圓滿明耀無邊,平等的,這個心個個都是一樣的,一樣的寬大,總之一切都一樣,跟如來佛一樣,我指的你們的本性啊,跟佛都沒有差距的。

     那麼,眾生的佛性呢,也就是你們的佛性,它又叫本來面目,又叫自性。此心非指我們胸內之肉團心,亦非大腦神經,更非指意識眾生之分別心,釋迦牟尼佛說:「大地眾生本來是佛。」佛告訴說的,大地的眾生啊,本身就是佛,即指此心與佛無二無別也。

     那麼為什麼是佛? 你們不是啊,由於執著世間上的一切法相,六根起用,五蘊執色為實,認妄為真,才這樣子不知道自己是佛的,如果把這些放下,只要有十分鐘的定力都要得天眼通。但是得到神通不能說,你只要給人家說一次,馬上就沒有了,這是世尊教誡了的:「得通言通失通,得定言定失定。」只要有人曉得,你都要糟,就是這麼一回事啊,所以要謙虛謹慎。

    這個心沒有安立在心內,也不安立在心外,亦非住於中。那麼住在皮膚中間的嗎? 不是,中道也不住。此心無形無相,無有比重之量,故不能以肉團而為心,因此不能說我們的肉心是心。我想我講到這兒,雖然還沒有完,我相信同學們起碼一半多都懂得我的意思了,我說的這個心啊,這個心就是你們的本性、法身,就是般若的境界,般若智照實相境界,就指的這個意思,所以,它不在身內,不在身外,前念已去,後念未生,這麼一個境界,又不執著中間的時候,哪裡有什麼內外呢? 你們想過沒有?那多大呢? 哪裡有大小呢? 要說大,宇宙多大就多大,要說小,小得來簡直連影子都沒有。

    這樣子的開示,可以說你們百千萬億劫都聽不到,你們連一個《心經》的經題都沒有聽完,你們就基本上對本性有所了解了。這裡也是諸佛菩薩給我們的加持,今天才有緣法來聽這麼一個法,啊。

    故不能以肉團心而為心,就科學的證明,體內的肉團心是主血器官,並無思維之功能,它沒有思維功能的,第六識雖具思維,但凡所動念即落五蘊分別煩惱輪迴之無常性。只要你動念頭以後,馬上就落入五蘊的分別了,所以不能動念的,不能有思維的,一有思維,不管你什麼思維,你馬上就等於是凡人,就是這些普通百姓,就是普通人了的嘛。

    若認識為心,無異是認賊作子,就是把棒老二當做自己的兒子、親人,你認意識是心的話。定海曾經就認賊作子,就是這樣子的,所以下場才會很慘,不聽上師的教導。即如認塵垢作鏡光,就把那個鏡子面上的灰塵,就是說,把鏡子的灰塵打掃了,鏡光才照得見影子,那個佈滿的灰塵,不是鏡子的光芒。故永受輪迴之敷,終無了脫之期。

     若當了脫,必須放下六識之分別妄心,如果說要了脫生死啊,必須放下六識的分別妄想心,就是必須把第六識意識,分別心、妄想心放下來,依觀照般若,以文字般若的這個理,產生觀照般若的用,以觀照般若的用,照空妄想心,把妄想心照空,不生不滅之真心,自可出障圓明。照空以後,不生不滅的這個真心才能得到,才能出障圓明。

    爾時得知這個心沒有內外的,也不來,也不去,一迴光體驗,「轟」的一聲就認得,如見親娘。此心含多名,名曰:實相般若真心,又叫如來藏心、涅槃妙心,多名亦屬假幻代名,實無名相可取。就是說這麼多名字,也叫做假幻的代名詞,心也好,本性也好,般若智、實相境、無二圓融也好,都是它,它是代名詞,因此你們今後在佛書上會看到這類的名詞,你們在世尊開示的佛書上,就曉得它是說的什麼了。實無名相可取,因為要取名相,就有執著,那麼不取名相呢,不弄個名字呢又說不出來這是啥意思,一切名詞,為了言詮開示眾生起見,才代列出來的嘛,曉得不?

     現在講「經」一字。
修多羅為華文梵音,入華翻之為「契經」。就是說,修多羅啊,它是華文梵音,入華翻之為「契經」,就是說「經」字在印度就稱為修多羅,此經中以「經」一字作能詮三般若之功能力用。

      這個「經」啊,一個字它能詮三般若,就是詮立圓滿於三般若之學說,它能專門詮三般若的功能力用的,告訴你怎樣產生三般若的作用。

     經者乃佛說契理契機之教,什麼叫經? 經就是契合於理、契合於機鋒的教導、教義,上契合諸佛之共理,什麼叫上下? 因為我們尊重佛菩薩,所以都稱上,最高、好就叫上,比我們強就叫上,上呢就契合諸佛的理,一切佛的理都是從這個經的理出來的,共同一樣的。下契合一切眾生之異機,下呢,不管什麼眾生,好根機、壞根機,異機就是不同的根機、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機鋒、緣起,它都契合,因此下契合一切眾生的異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