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題而說法101 - 105頁
精進而不忍辱則魔障難消。如果非常精進,拼命地用功,沒有忍辱的人啊就有魔障,雖然精進了,自己曉得隨時用功,但是內心裡頭沒有忍辱,我見就重,一遇到跟別人有矛盾,馬上產生嗔恨,甚至於連自己的上師在為了教化他、打掉他我執之見的時候,刺激他,他也感到像刀絞一樣的難過,這樣子就翻動一切業障,把自己層層包圍起來,所以說,儘管精進,還得忍辱。
那麼,精進不忍辱道業就難成了,因此精進必須要忍辱。
禪定而無智慧則愚癡固執。禪定功夫隨便你有多好,哪怕就坐得來法我兩忘,但是你沒有智慧,會落入一種沒有菩提心的空頑菩薩,禪定要有智慧,有了禪定境界,然後他善於迴光返照,以般若妙智,這裡指的智慧是般若妙智,來徹照切世相真諦和出世真理,發菩提之心,普渡眾生,這樣子啊才能不固執不通。
有的人禪定很好,一坐就是幾天,但沒有智慧,你問到他一句法,他就會亂講,甚至於說來呀離題得很,邊都不能沾,甚至於把毗盧遮那佛都要說成不空成就佛,把般若一句話就說成智慧就概括了,把定力就說成沒有妄想就叫定,有的就空空空空就叫定,這些都是錯誤的,乃至於有些打點機鋒、禪語,他還說一個「空而不空」,同樣是愚癡的舉動。
定力,我告訴你們,它沒有言詮文字,言詮文字是為了開示眾生,世尊才引用了它,今天我才將我學到的很慚愧的知識給同學們傳送經驗。為什麼說空空空不是定? 為什麼說不空也不是定? 為什麼說空而不空也不是定? 因為你所謂的空而不空同樣是一種這詮文字的境界,這是揀來的禪語機鋒,代表不了的,必須要你真知實證,要拿你自己的話來說。
在禪宗裡頭,沒有自己的語言,就不能代表悟道,沒有自己的證量、證境、證德,就不能代表開悟,這是一個實際的功夫,禪定沒有智慧就會愚癡固執,就會亂講佛法。
昨天有一位弟子啊,老學生了,曾仲一,他曾是一位大氣功師,是非常了不起的氣功師,當然在佛法裡頭也是一個瑜伽士,很了不起的,他跟著我學了十多年了,功夫各方面都很好,他在文殊院啊,曾經專門教授氣功,政府派他在那兒,那麼他的弟子當中呢,有很多都是大氣功師了,如嚴新、李仲俞、張宏堡等之類的都受他教化,但由於禪定而無智慧,所以他就固執不通,什麼都不懂,現在落於這個世俗陳套。
但儘管如此,他的文字般若還是非常厲害,頃刻之間頓悟,英語啊是非常熟練,他那是佛教英語。大足石刻的佛像,找了全國英語專家去翻譯都翻不恰當,最後由他翻出來,經佛教協會常務副主席李雲梯教授來印證啊,認為是翻得最好的,專門給他作了評價序。那個不容易啊,佛教的名詞、術語相當多,沒有智慧是不行的,但是儘管是如此,他的智慧是不圓融智慧,所以就固執枝節。
今天上午他來了,為了求聽《心經》,天天跑來,昨天中午到了我那兒,最後走了,我說此人一切都完蛋了,我說他不應該走,為什麼走? 他想到:我今天到了上師這兒,哼,我還沒有吃飯,我才不麻煩上師呢,我要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吃飯去,結果這一走就執著世法。吃飯到底是一個什麼玩意兒嘛? 到底算個什麼東西嘛? 一切應該聽佛法為主嘛,結果為了躲避這一頓飯,到了青羊宮,別人就把他留住,今天高高興興來聽《心經》來了。坐在我的家裡頭,非常難過,我說你不能來聽了,因為《藉心經說真諦》是一個圓滿的壇場,你錯過了。
但是我內心裡頭也是非常難過的,為什麼我內心裡頭很難過呢? 因為這部《心經》真諦的英文翻譯是他在翻,他不來現實地聽,確實又翻不成,當然我就為眾生、為我的法啊、為如來之正法、為觀世音菩薩之正法感到眾生不能及時享受到英文版本的《心經講義》感到心頭有些難過。
但是這一點問題還是要解決的,我將會把磁帶原版不動地給他拿去聽,因此他今天內心裡頭基本是感到震動很大,我藉此機會也開示了他,我說以後千萬別再執著世法,這就是你執著的關係,你固執不通造成的、禪定而無智慧造成的。他經常一坐就是一兩天,功夫用很很好,結果一說到佛法的時候就不靈光了,這就是無智慧,才愚癡失掉緣起的。
智慧而無禪定則狂慧生情。智慧很好,如果沒有禪定啊,這就是散狂之慧,散狂慧就要生感情,因為散狂慧是聰明絕項的人,世俗感情就要旺盛,生世俗感情就要種世俗因,世俗之一種下去就墮入輪迴俗套,所以說啊智慧必須要有禪定,才能免除狂慧狂傲,狂慧狂傲就要亂講佛法,就是滔滔不絕地可以給你說一大段,什麼都會亂編組合,結果一遇到高僧大德,一鑒定,完全與佛法無關,狂魔附體,乃至於還會自我死亡。
若無般若智觀照,則不知六度法之行持,所以,般若智是六度法的先導,有了般若智,六度法就自然好使用了,就能瞭解它們互相怎麼個用法。因此同學們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要以般若智去施行於我們的六度萬行、六度齊修。故修行之起,必以般若而為先導指南,如果沒有般若去起行,就去開始修、啓動自己的行持,就要變成世法聰明的判斷。這種同學在這裡面有很多,世法聰明判斷,因此這種同學最後就落入凡俗外道了。
說到這裡啊,我誠誠懇懇地給大家講,時間不等人,要認真地修行啦,千萬不要自己原諒自己啊! 如果不知道無常,不及時提足警念,碰到就這樣丟不下,那樣我等多久,這種人我先告訴你們,今天你就自己通知自己了,是閻王老爺在等你。「才覺明日便是悠悠,才覺病便是藥,儼然有古人之智,不可隨波逐流,進而了得心性之為,能作中流砥柱。」才覺明日便是悠悠,你想明天做的事情應該馬上,二話不說,放下就做,這樣子才是一個修行人的態度,想到明天,明天要推後天的,結果你什麼事情都做不完;才覺病便是藥,剛剛覺得病,你馬上就要吃藥,絕不要等明天吃,不然你的病要發展嚴重的,要儼然有古人之智,就是古德、高僧大德的智慧,不可隨波逐流,不要拿給人家這樣一說,看到某現象、視覺現象就把你影響了,這樣才能作中流砥柱,才能真正的是一個人,進而了得心性之為,就指的佛性,然後懂得佛性、般若的道理。至少要具備前面我說的幾條,這樣子自己就站起來了,就能進入解脫輪迴的境界。雖然這僅僅是世法的幾句語言,但是你能修持它,甚有鞭策之作用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