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十五.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題而說法51 - 53頁

 



那麼任何一個機器、任何一個科學家,他們為什麼能搞出東西來? 因為他們有散慧,他們的散慧運用起來,看到一樣東西,馬上舉一反三,立刻進行分析,比如站在這兒,看到這個本子上面印的是一種字,那麼這種字為什麼它會粘上去了? 他就開始舉一反三了:或者是這種字下面有一種特殊的膠質,或者是這種字融進了某一種膠,它們是共融體,或者是這種字是有一層塑料薄膜,直接由燙化、經過温度處理的原因打印上去的,他同時立刻就要分析到:這個皮子是綢紋性質,所以它就粘,假使是玻光性質它就不粘。

    他頃刻之間拿到一個東西就立刻反應很多問題出來,因此那些有散慧的人遇到什麼事都非常利害,就不像有些人大咧咧的,看到上面印有字,只會想到,你這字還寫得好呢。 甚至於有些同學看到那些照相的人像印的年曆,竟然說:『人家那個畫得好好啊!』他就不曉得是攝影攝上去的。

     因此我們遇到每一件事情,只要喜歡問它一個為什麼,就能發散慧。如果從定中得到,定中迴光返照,以真諦詮立於俗諦,那麼反過來,就可以得到智慧。

     因此在此中詮立,就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的道理,遇問題不悟、不疑不悟,就要落入死水定中。智慧與散慧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啊,那麼散慧呢,就是世間的聰明,它對世間局部散面瞭解認識,如科學造的衞星、飛船、無線電等,能讓世間物質使人類發展進步,能推動世間的物質文明、甚至於精神文明,寫些書出來,推動社會進步,但是對於生死了脫卻毫無功用。

      了生脫死的功用必須要無上智,也就是般若,也就是《心經》的心印,才能使你 了生脫死。 隨便你多聰明,你也脫離不了生死的。 故般若乃屬無上莊重意,就是說到了最高最高了,這個無上莊重都是暫時給它立的,因為實在沒有名字安,就只有這樣立出來。以言詮為之則非真義,我們用語言去雕琢,說它叫無上莊重的話,就不對了,它又不是無上莊重,那麼比無上莊重還莊重的,也不對,因為你用語言去詮立它,就是錯誤。就是說般若由於太高,不能以言詮為之,再加上它是梵文,就不能翻,但是為了好稱呼它,就叫它妙智吧,或者是淨慧,純淨的意思。

      為什麼這樣稱呼? 是為了類別於智慧,免得跟智慧混在一起,稱它為無上智、稱它為淨慧,它立為無上智。這個名詞就是表出世的真諦,諦就是理,而含無漏法的聖意。無漏法前面已簡單闡述過一下,就是說漏盡一切世間凡夫六道輪迴的諸因,徹底證到不生不滅的境界,就叫無漏法。

         般若是含無漏法的這麼一個高深的聖意。為了更加明白般若的含意,先從兩個方面來領悟:

第一、什麼是般若的智。 

非常重要啊,在我講的時侯,認真地去迴光返照。 什麼叫般若智? 智就是無上智,剛才我說的,第一,什麼叫般若智。

第二、什麼是實相的境。

    般若智即是至高無上而具辨認、測定世間萬有之真偽、是非、善惡、本體內外之實質認識能力,起著對人生宇宙萬物本來面目的照用。

    此指本來面目即實相之境也,般若智光照映萬物而無分別,自所無知,猶如日光所照,功用無窮,但屬無知而照。就是說這個簡單的含義,第一呢就是般若智,第二就是實相境。那麼般若智呢,它是使你得到智慧以後啊,能辨認世間上一切萬物的內含之質的真諦。就是說看人不看表面,一下就看透他的心,心王、心所都看透。那麼看物也不看表面,直接認識它的本質,測定一切世間的辨認能力以及對世間萬物、宇宙之無奇不有,般若智慧都能測定它,更主要的是迴光返照過來,照看自己的本來面目,自己本身、不生不死的『我』,那個『我』才是真正的你,而不是現在你們眼面前坐的這個某某某,你們眼面前的這個是六大假合之軀。

      六大假合之軀簡單講一下,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假合的。
    
地大就是你們的肉、骨頭、你們身上的硬質物,壘得起來的東西就是地大。

水大,你們身上的血液,你們的口水等等水、一切筋骨之水、身上的所有液體。

火大,就是你們身上的熱能温暖。

風大,就是你們出的氣,所有一切氣體。

空呢,你們這些『大』都建立在空間上的,遍體都是空。顯微鏡下一照,連頭髮都是空的。那麼,閉著嘴巴有口腔空,肚子裝腸胃的還有腹腔空,肌肉裡頭有皮層空,從肌皮層一直到皮下層、肉層等等,骨頭裡頭有骨油空間,遍身都是空。

       地、水、火、風、空,中間套著一個靈知心識,就是你們的意識,外道稱它為靈魂,唯物主義稱它為思想,也就是你們現在用分別心來聽我說話、眼睛看著我等等起分別作用的這個東西、凡夫心識,這六個東西把你們套住,是假東西,它不是你們的本來面目。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十四.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題而說法 48 - 51頁

 


般若二字翻字不翻音,字是中華漢字,音是印度梵音。剛才已經說過了,為什麼翻字不翻音,前面一開頭就講過。玄奘法師定有五種不翻之規,因為翻之亦不明本意,反增分別障。因為他怕翻出來以後大家同樣不明白它的本意,同時有些受到局限,不能翻,翻出來也不懂的,因為你沒有學過,你沒有見過,別說是梵語,就是地方土語,從我們這兒過去石板灘很近的廣東話,你還聽不懂呢! 所以翻出來也沒有作用的,甚至於一翻出來以後就研究文字,整天閑扯,反而成分別障了。那麼,這五種不翻,如:

     一、秘密陀羅尼。
            就是說陀羅尼,那些咒語不能翻,翻出來 也是亂講的,              因為那是諸佛菩薩的心印所造。

    二、多含。
           就是說一個名辭含義很多,翻出來也不起作用,有概括               性,如男人,男人是哪一個男人嘛? 好多人都是男人,女             人也同樣,很多人都是女人。所以要具體弄清楚,否則它 是概括性的,稱為多含,它不翻。如婆伽梵之語含六義,它一句話就含六種含義。

   三、此方所無,如閻浮提、閻浮樹者。
          它翻出來也沒有作用的,因為我們這個地方本身就沒有這            個東西,就沒有那種樹,你給它改個啥名字呢? 人家它本            身就叫閻浮提、閻浮樹。

   四、順於古不翻。
          就是說順於古例的道理,翻了以後反而把人家弄昏了,典            故都整爛了,你把它改過,人家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翻,保持原來的樣子,但是雖不翻,是作了講解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真正證到平等、覺之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就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把它說穿了,就是徹底圓滿,證到盡虛空、遍法界、圓融無礙而無上之圓滿佛陀大智,就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簡而言之,無上正等正覺,正遍知,正遍一切法界角落,一切智慧,就是說最高的吧,高到頂點沒有再說的了。由於摩騰以來,至今如是存之梵音。

       維摩騰跟竺法蘭他們兩進來以後,最古的,都沒有翻。 維摩騰跟竺法蘭來了以後,據現在縣志所查,是住在我的家鄉。剛剛來了以後,是到河南,後幾年住在我的家鄉,在霧中山建立的廟宇。當然他們的故事我就不想給大家講了,如果一講又扯遠了,總的一句,來了不是一帆風順的,跟五方五岳進行了一場鬥爭,然後將五方五岳降伏,把太上老子道德經化為灰燼,維摩騰和竺法蘭大現神通,因為這兩個人是四果羅漢,不是菩薩,最後才認可在中國修建廟宇,這是最早的。有的同學以前初初學佛的時候不懂,說經書就是唐僧取的嘛。不是,唐玄奘法師主要是取《瑜伽師地論》。因此自維摩騰以來後人不翻,至今照常保留。


    五、般若,由於無上莊重之義非由智慧二字能表達。
            故以上五者不翻。

因為般太偉大了、太莊重了,高到了頂點,所以也不能翻,翻出來反而成世俗語言,落入俗套,落入相對凡夫意識概論,所以不能翻它。

       般若兩個字呢由於無上莊重,所以若作為世間普通的語言來翻,此實為大錯特錯了,為什麼大錯? 作世間聰明翻就是大錯。亦有作智慧之翻,此屬不定義。有的說般若呢就叫智慧,這種定義是不準確的,是非常輕薄、邪正不分之舉。 連世間上什麼叫聰明啊、狡猾啊、智慧啊都混為一談。

     所以般若絕不能作為智慧來翻,在很多經書上也有作智慧翻的,這是錯誤的。因智慧有散慧和妙智之分。什麼叫散慧? 散慧是沒有定力的世間聰明,是沒有實際功夫的。妙智又稱為無上智、無比無等。妙智是從定中得來的,也就是說必須要有定力的功夫,然後才有妙智。普通人連佛法也不懂,什麼定也沒有,怎麼談得上有智慧呢? 凡是要有智慧,必須要有定力,所以世間的聰明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真正的智慧叫無上智,無比無等,就是說沒有再比過它,沒有再和它相等的,這種智慧就定名為無上智,或者定名為淨慧。 智慧﹙般若﹚勝於一切世智,般若智勝過一切世間上的散慧世智。外道的禪定用功,最高亦可達到四禪境界。外道不簡單,我跟你們講啊,他們可以達到四禪境界,其用照常住於散慧之中。就連外道進入四禪境界,都是用的散慧,都沒有智慧,因此同學們要自己鞭策自己,不要動不動就說某人的智慧高,我看有時候連一個外道都不如,人家都有四禪境界,何況是普通的世間聰明﹙散慧﹚、世智辯才,只能落於對世間法局部之散面瞭解認識。

    那麼為什麼是世間法的聰明、散面認識瞭解呢? 比如說做茶葉的人,我們這兒裡頭就有做茶葉的專家,他們在沒有開發智慧的時候,就只曉得茶枼是烘青、炒青、晒青,就不曉得那個所謂烘青、炒青、晒青還是古人發明的,從無意之間發現的嘛,他就不敢拿什麼電燈泡去弄、不敢拿鼓風機去鼓。總的一句,一切世間法都是無常有為法嘛,把它弄好無毒就是好東西。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十三.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藉經題而說法 45 - 48頁

 



慚愧的上師我在藉《心經》講這個真諦來說呢,我不會辜負你們,我相信我絶對能把真理給你們闡述出來。我在這裡,剛才已經表明了態度,我並不是什麼菩薩,我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只能說是在無始以來,大概我看的經書、我修的法比較多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比較廣一些,因此呢今天就把這個經驗傳送給大家,是以慚愧之身說法。

     但是,要明白,雖然是慚愧之身,但是我今天是說真諦之義,真實不虛之義,所以啊,要尊重觀世音菩薩,也要尊重我說的話。我剛才已經講了,我是慚愧的境界,這是我個人的事情、我個人的態度,但要能把《心經》給你們講出真理讓你們懂,這個裡面是有真實不虛之義的,絕不是普通的人能講懂的,但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我是普通的慚愧者。

      若要弄懂此經,首先得明了經題總別之義。聽經啊,要想把這個《心經》真正地弄懂,第一我們就要明白經題的總別之義。所謂總就是共同的,所謂別就是在共同之中的區別,也就是不同的地方。所指總者,為一經之題,就是《心經》的標題。所指別為經,就是經的整個內容文字嘛。只要先明白經中之總綱含義,只要我們先明白了經題中整個總題綱的含義,然後對經內的別義支分,別義就是不同的各種意義,也就易於理解了。

      這裡指的支分,就是千差萬別的細緻分佈,叫做支分。題中又有通別之分,通就是共通性,別就是差距。『般若波羅密多心』這麼七個字稱為別題,就是說類別於其他經書,比如說《佛說阿彌陀經》。那麼這個是『般若波羅密多心』,那個是『佛說阿彌陀』,它們就不同,但最後一個字相同,最後一個『經』字相同,經一字為通題,別在諸經諸部之異。

      它為什麼叫別? 剛才我舉例了,《阿彌陀經》就講的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及其極樂世界的一切境界,那麼《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它講的是般若,即宇宙、人生、萬物的真諦,說穿了,這才是真正的佛法。《阿彌陀經》僅僅是一個化城品的境界,什麼叫化城? 就是說利用一種方便把你導引到那兒去,是聖凡相處的一個世界。只有《心經》的精髓掌握到以後,才是頓超直入如來地。

       別在諸經諸部之異,所以它就不同於《阿彌陀經》,不同於其他的任何一部經,故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獨立成題,因此它的名字才取成了另外一個名字,才叫『般若波羅密多心』,成了這個標題。

      諦通經藏,這個諦,它跟佛經的白龍三藏等等經書,包括密乘之道,密乘的道理,我們這裡這個慧輝居士啊,在西藏稱為江西大德活佛,他就知道。 所以,諦通經藏,源流一體性本無二。就是說佛性的本源統一,沒有差距,與諸經聖義無異。與諸經聖義是完全相同,所有經藏裡頭都講成就,那麼它最後的目的也是《心經》這麼一個目的,所以聖義統一,這就叫通,標題不同就叫別。

      阿彌陀佛的經說淨土,導引到淨土去以後,還要聽阿彌陀佛開示,為大家講《心經》心印的道理,我們今天在這裡就能聽到《心經》心印的道理,所以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啊。你說上師是不是在吹牛、說假話? 我不會,我如果說是妄語騙惑你們的話,我要墮無間地獄的,我不會是妄語騙惑你們的。 
           阿彌陀佛就是在那兒給你們講這些道理,去那個地方再從頭學起這個道理。 但是不一定你們每個人都是從頭學起啊,如果證到上品上昇,那就不簡單了,在這裡就證到。但大部份的人去要重新學的,要學這個道理啊。
        故為經,故之於通。由於它通達理由一樣,所以稱為經,由於它世相理趣的地位不同,所以它叫做作別。

        今天接著講第二段,講『般若』兩個字了。
 這裡要非常認真地聽,非常認真地。般若是梵語,不是印地安語。那麼這個梵語呢,有人把它說成是現在的印度話,印度話就叫梵語。不對,印度話現在稱它為印地安語。梵語又叫梵文,此語相當於中國古代漢話﹙文言﹚。

      在印度呢梵語就相當於我們當時的古代文言,那麼我們現在的白話文呢就相當於印地安語,印地安語相當於是目前印度人所用的現代語言,相當於中國白話語言。古印度人認為自己是梵天種族後裔,他們所用的文字和語言,均是梵天所制定的。古代印度人認為他們是梵天的子孫,只有他們才是梵天的根苗,所以他們認為他們的語言,都是梵天給他們的。

        什麼叫梵天? 梵天就是比玉帝還要高一等,大家都曉得玉帝,那麼梵天就更了不起了,還是玉帝的上師,因此古印度人很驕傲的,他們唱的歌都是梵樂,他們的一切制度、一切生活都是梵天給他們制定的,就是說他們的信仰當時到了這麼一個程度,古印度人啊,今天是說古印度的凡夫俗子,不是說古印度的聖人,古印度的聖人是非常偉大的。所以古代印度語言隨其當時迷信習俗稱為梵語,在古印度人中,有起著超凡自貴之意。


















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2025新春祈福法會

 

2025新春祈福法會



世界佛教正心會、文殊院、財神會館、桃園金龜山三寶殿、美國佛教正心會、紐約慈行寺將於民國114年農曆正月初三、初四、初五,聯合啟建《新春祈福法會》,法會期間恭請 指導金剛上師恆性嘉措仁波且,世界佛教教皇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台弘法弟子,陞座主法,邀請善信大眾禮拜財神財源滾滾,拜懺平安吉祥,點燈光明無量福報滿滿。


  • 法會日期:民國114年1月31日-2月2日
  • 法會地點:桃園市龜山區下湖街(google map:立林系統廚具櫥櫃(對面)桃園市龜山區下湖街161巷59弄9號(對面))
  • 法會流程:
    1月31日(五)(初三)
    09:30-12:00《金剛經》《佛前大供》
    13:30-17:00禮拜《金剛寶懺》
    2月1日(六)(初四)
    09:30-12:00《藥師經》《佛前大供》
    13:30-17:00禮拜《藥師寶懺》
    2月2日(日)(初五)
    09:30-12:00《21尊救綠度母禮讚經》《財富財神法》《佛前大供》
2025新春祈福大法會
2025新春祈福大法會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十二.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題而說法 43 - 45頁

 



        此經乃觀世音菩薩所說,不是佛陀說的啊,也許你們聽我說出這句話會大吃一驚吧,因為你們所知的是佛說的,而非觀音菩薩所說,但今天你們必須要明白你們不瞭解真實的背景,連我是誰你們也不曉得,只知道我自稱慚愧者。 等過十幾年後,你們就知道我這個慚愧者講的法才是真正的寶貝呢!  因此你們就不要胡思亂想了。

        觀世音菩薩講的『般若』之心印,全文共計二百六十個字,文字雖然簡略,但意義完整豐富,一點都沒有缺憾。可以說八萬四千法門之終歸最後目的,應該是說,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統攝在這裡面,並且最後的目的,個個都不能脫離般若,不離此心印。

      心印,什麼叫心? 心在我們人來說,人人都知道有個心臟,心臟一挖掉就死,人的手臂可以鋸掉一隻,腿可以鋸一隻,眼睛可以挖掉一個,但是心臟不能挖掉,在人體,心臟這麼重要,那在經中,《心經》為心印。不管你什麼法,無論何宗何法,不管你哪一個宗派,只要離開《心經》的這個心印的真諦啊,就不可能得到三身四智之果,或者是四身五智之果。

     那麼,什麼叫三身四智之果呢? 我們學佛法,首先第一要求我們證到法身,法身是無相的,證到以後就可以不生不滅。但只證到法身是不行的,還得證到報身,報身就是圓滿的報身,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莊嚴,六十四圓音,就是佛的圓滿報身。

      如釋迦世尊現在處在報身佛土,就是報身。證到報身,還要有化身,一個身體可以分成很多個身體,這個地方講法,另外一個地方也要講法,這就叫化身。

        那麼四智呢,佛法處處要講智,智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是指的無上智慧、無垢智慧、最高智慧,不是普通的世間聰明智慧,是專門拿來斬斷生死的智慧。淺說是有四智,即是大圓境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每一個智就要講一番道理給你們聽,但是在這裡,由於你們不懂,你們只曉得有三身四智就夠了,以後再來細細地給你們講,因為時間的關係。總而言之,達到佛的境界就要證到三身四智,羅漢就不行,雖然有神通變化,了脫生死,但他們是小乘,辟支佛、緣覺、聲聞,是這麼一種境界,具備法身境,但是報身和化身是不行的。

      到了乾慧地菩薩的境界,才能一個身體分為兩個身體,這是乾慧地菩薩。 乾慧地菩薩以上才開始分初地、二地、三地…,一直登到十地,以後直至十二地再入證等覺妙覺,等於佛妙於佛的覺量,然後才是徹底圓滿的佛菩薩,是這麼樣一個過程。所以說,學佛法、學《心經》的目的,到最後的圓滿,是要達到三身四智的境界,因此,此經為成佛之指南、利生之法寶,特為大器之流,發大乘心者而說。

     這個經書呢是普通人不能聽的,是專門為大器---大根器、大法器的人講的,為發大乘心的善知識說的。不是為發小乘心的聲聞、緣覺、羅漢說的。你們不簡單啊,你們發大乘心,因為這是為發大乘心說的啊,大乘心就是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要考慮整個眾生的利益、考慮世界的利益,哪怕忘我捨己,都要把整個人類、其他人的利益照顧到,要成一個善良的善知識。

      《心經》這個道理啊,它的心印啊,不管你是什麼法王也好,什麼仁波且也好,或者是諸古、高僧、在家的大居士,必須都要去領悟內含的諦。

        那麼什麼叫做法王呢? 法王是在舊社會、古代、元明清時代,都在封,是皇帝封的,比如說大寶法王等等法王,章嘉呼圖克圖法王等等,還有寺廟上的法王,是封的寺主。還有一種法王呢,像宗喀巴大師就不是封的了,蓮花生大師也不是,他們本身就是法中之王,因此就法王,一代宗師也該稱法王。

         仁波且呢就是活佛,再來人,前輩子修法,又經過轉世成為再來人。還有就是諸古,諸古就是應世者,也是過來人的意思。高僧呢,具有一定的功夫和德行教戒的就叫高僧大德。在家的居士,你們都懂了,在座的只要是受了居士戒、別解脫戒、進行了皈依,符合條件的稱為居士,不是見人就叫居士,居士要看夠不夠居士的格,這個呢我在這裡也不詳細講。佛書甚多,現在有賣的,廟上也有,雖然不太正確,但你們可以去買來參考一下。作為考閱性的研習、領悟內含之諦,領悟什麼內含之諦? 就是領悟 《心經》的這個內含的真理,不是叫你直接看文字、看表面,就是讀誦,和識經,認識這個經,只憑認識和讀誦是不夠的,必須加以悟經,悟經悟什麼? 悟經中之真理而證經中的本來面目,把經中的真正的精髓理解到。比如說我們這裡在座的慧輝大德居士,他就是證到了本來面目的境界,證到了明空知覺的境界,有正知正見,那麼在此呢,我可以為他印證,確實證到。但雖然是證到了,還得用功,還得從定中入手,隨時提起覺照而不執著提起之念。你們今後同樣能得到這麼一個境界,乃至於希望你們後來居上。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十一.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題而說法 40 - 43 頁

 



第一部份        藉經題而說法

         現在開始講第一部份,《藉心經說真諦》從《心經》經題開講,就藉經題開始說我的法啊,我的什麼法? 十方諸佛體皆同的解脫法,宇宙人生真諦的無為法,不生不滅、福樂長存的無上大法!

        經題就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麼幾個字,就是一個經的題目,它就叫經題。 共分六段來講,把它分為六段: 

        第一段講經源經題總別通義,就是說經的來源和經題的總相和別相。就好比我們走一條路,共同都走這一條路,這就是共同的目標,稱為總相。那麼別相呢,有些人喜歡走旁邊,有些人喜歡人走中間,有的人呢喜歡開個小轎車走,有的人呢就乾脆騎自行人,還有步行的,乃至於有殘疾人跪著走的,這就叫別相。就是說,一理之通覺而有異變,就是這麼一個意思,總別的通義。

         第二段講『般若』兩個字。第三段講『波羅密』三個字。第四段講『多』一個字,第五段講『心』一個字。第六段講『經』一個字。

       那麼『多』字一個字呢,在古德們所著的其他書上,基本上沒有單獨把它分開講的,我把它分開了。為什麼要分開? 因為釋迦世尊、觀世音菩薩的真諦如是,應當分開。哎,這不是我自讚毀他啊。說到這兒,我就要告訴同學們了,我們學佛法,首先要求斷我執,那麼,上師在這裡給同學們講佛法,就口口聲聲的『我』、『我』、『我又如何』、『我又如何』,這不是我見不我見的問題,我在這裡要給你們講清楚,釋迦牟尼世尊不但沒有我見,而且是證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徹底圓滿的頂級大聖,衪在說法的時候,處處都是『我』。所以這裡要先講清楚的啊,不要產生了誤會,如果誤會了,你們反而得不到加持了。

      我只舉一段,釋迦牟尼佛曾經這樣說:『以前我跟彌勒菩薩一起學法,該衪先成佛,但由於我比彌勒菩薩精進,所以我就提前成佛了。』這難道說衪是我見、我執嗎? 不是!  就是說,不給你們講啊,你們就聽懂,因此為了告訴同學們真實現象,所以說必須要把真實之理講出來,你們才聽得懂。那麼今天在講『心經』,難免會遇到很多這類的問題,大家要以正確的觀點去領悟。

        現在為大家說經源經題總別的通義。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為經題。就是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麼八個字是經題,就是這部經的題。此經是什麼經呢? 是大乘經。

       經裡面要分小乘、中乘、大乘,當然還有密乘。那麼,它是大乘經,是無上經、無等等經。什麼叫無上經? 這個話經常都在說,可是有些同學們連這點都不理解。無上,就是說高到了頂點,沒有任何東西再能凌駕於它之上,就叫無上,上面沒有東西了。無等等,沒有任何經書可以和它齊等,就叫無等等。

       因此,我們能聽到這樣的無上、無等等經,你說多了不起?你們的福報有多高? 佛所說大藏聖教的心印全部收攝在這個《心經裡》頭,盡收其文,含攝大部般若六百卷之要義精華,而非獨立經藏全文之句。尤為般若的心印,只把六百卷般若全部都含攝了。

       般若不只是《金剛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也不是《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也不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它是有六百卷的心印。  但是雖然如此,但它並沒有立很多的文字,是很少很少兩百多個字,就把經藏的全部內涵都收進去,它就把整個佛的真諦、把佛的心印都收進去了,所以這個經是非常非常值得我們尊重。

      在教典中有這樣的說法:『一切經中《般若經》最大。』因為《般若經》是徹底說透了宇宙人生,即萬物的真諦、我與萬物的本來面目。

        萬物的真諦是什麼? 就是所有一切有情、無情、一切物體的本來面目,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到底是什麼? 是它們的本來面目。我這兒面前的這支鋼筆,我就以這個鋼筆來舉個給大家聽。 它是不是鋼筆? 它本身不是鋼筆,它外表做的形體,是因緣聚合成了鋼筆,因緣離散就沒有鋼筆了。那是啥東西呢? 就當體而論,它是塑料嘛、鐡嘛、鍍鋅嘛,以及水嘛、顏料嘛,無非就是這幾種東西,它本體不是鋼筆,你只要花上十秒鐘,它就不是鋼筆了,拿一個石頭來劈唎啪啦把它打爛,然後揀一個渣問你這是啥東西,你馬上就會說:『嗯,這是個什麼渣,或者是塑料,或者是鐵。』其實塑料、鐵也非實有,也非本體。

      所以我們要找它的本來面目啊,就是說它本身不是鋼筆,我們人也本身不是我們人,每個萬物也本身不是它們自己,而有一個它們真實的、不生不滅的它們的本身,般若就專門幫你們挖這個東西,這個本體挖到就能了脫生死,就不生不滅,所以這個《般若經》啊是闡述人生、宇宙、萬物之本來面目,這本來面目是沒有生死的。

       所以《般若經》最大,《般若經》稱為無上。在佛說的一切經中,以大乘法為最高最大。這是高僧大德們都知道的,而且修持好的以及經教熟練的善知識也曉得。 又以般若波羅密多及其經典最為精要,就是說大乘經最大,但是般若波羅多和般若波羅密多的經典是最精要的。

       此經又是一切《般若經》中的心要,故爾此《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為經中之精,法中之大,無上之精也。就是說是經中的精華、經中的心印,法中的大法。了徹本來面目、能悟到真諦就最大,沒有悟到真諦它就小,乃至於就小得無影,無有受用,所以聽這個經,一要有恭敬心,二要認認真真地聽,聽完以後還要回去看,自徹自悟。 這裡面啊悟境很深,千百億萬個差別,我告訴你們,但願你們聽完以後,有徹悟的境界。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慶祝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日暨護生法會

 

慶祝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日暨護生法會


      1月19日為「H.H.第三世多杰羌佛日」,世界佛教正心會、文殊院、財神會館、桃園金龜山三寶殿聯合啟建「慶祝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日暨護生法會」,將於1月19日(日)於金龜山三寶殿舉辦法會以為祝賀,並將功德迴向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消災延壽,福壽康寧,家庭和樂,盡除業障,福慧圓滿,成就解脫。

        2011年1月19日,美國首都 Washington D.C. 市長 Vincent C. Gray 正式宣佈每年的這一天為 H.H.第三世多杰羌佛日,並號召大家向H.H.第三世多杰羌佛致敬!此乃世界上唯一由政府頒佈的佛陀日。邀請善信大眾一同參加殊勝法會,法會圓滿後將舉行護生活動,以此善行功德迴向社會安定,災難遠離,祝福大眾福慧圓滿,速證菩提。

  • 法會日期:民國114年1月19日(日)
  • 法會地點:桃園市龜山區下湖街(google map:立林系統廚具櫥櫃(對面)桃園市龜山區下湖街161巷59弄9號(對面))
  • 法會流程:
    08:30-09:30入場
    09:30-11:00恭誦《了義經》
    11:00-11:20休息
    11:20-12:30《佛前大供》《放生》
    12:30-13:30午齋、休息
    13:30:15:40禮拜《藥師寶懺》(上卷)(中卷)
    15:40-16:00休息
    16:00-17:20禮拜《藥師寶懺》(下卷)
    17:30法會圓滿
慶祝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日暨護生法會
慶祝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日暨護生法會

年度嘉義高中學生祈福法會 預祝考生學測成功順利

 

年度嘉義高中學生祈福法會 

預祝考生學測成功順利



     

       世界佛教正心會指導金剛上師修大悲忍辱的恆性嘉措仁波且,為世界佛教教皇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台弘法弟子,2004年曾五體投地大禮拜環島一圈,於大禮拜時閉關禪修27天,22天滴水粒米未沾,得悟「金剛三昧如來大悟禪」。本會指導上師為土生土長的嘉義人,特別關懷嘉義學子,10幾年來都在學測前在嘉義高中舉辦學生祈福法會,為高三學生集氣祈福!

1月8日的祈福法會上,嘉義高中校長陳元泰親自到場全程參與,輔導室主任、組長還有學校導師、教官也都到場,為高三孩子們加油打氣!本會除了來自台北的仁波切、出家法師,台中、台南、嘉義及高雄等地的師兄姊亦到場誦經祈福,預祝考生都能金榜題名!法會圓滿後本會發送加持過的手珠、供佛過的餅乾,讓參加的學生都獲得祝福。

今年的祈福還特別舉辦「為高三學長學姐集氣祈福快閃活動」,在中午11點52分,邀請高一高二學生對著高三教室方向,齊聲大喊「祝學長學姐心想事成、金榜題名」,中午的集氣祈福快閃活動由校長親自到場、學務處主任及組長、學校同事協助幫忙,在團結一致的大喊中,讓祈福活動畫下圓滿的句點。

媒體報導

2025-0110民時新聞.
2025-0110民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