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

六十一.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文說真諦 202 - 205頁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又,照即般若妙智之觀照,見即實相圓明真心之悟見,亦為照見不二之理,故此之照見並非眾生六識起用之妄照,亦非處境遷識之妄見。佛書上再三重迭於語句,都是為了開悟大家一個道理,闡述用不同的方法支分段解,都是為了攝受在座的同學們和所有其他眾生啊,所以這裡的道理,翻來覆去的,越翻得多,你們越容易懂得其中之理。

      就是說,照呢就是般若妙智的觀照,般若的妙智起著觀照作用。見即實相圓明真心之悟見,就是以實相境,達到圓明境界而產生法性真空之理的悟見,悟就是開悟的道理而所見識的,亦為照見不二之理,就是說,照與見這兩個東西都是一回事,一體的,互融的,甚至於連一體都不體,是這麼一種境界。

    故此之照見並非眾生六識起用之妄照,不是用你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去起用的妄照。這個妄照就叫世間凡夫分析問題,就叫做考慮問題。亦非處境牽識之妄見,不是當場處的環境牽動你們意識的妄見,不是說這個意思,就相當於我們現在外面處境牽識,剛才窗子「砰」、「砰」、「砰」,就牽動意識,就想說哪個在弄窗子,我們產生的這個境界就叫處境牽識,凡夫妄見。那麼般若智照裡頭這些東西就空寂無二了。

     五蘊於此經中所解,即是多生累劫,為積聚蓋覆,眾生本具真性,起虛妄幻化之障蓋,障蓋其本來面目,至使真性埋於五蘊身中,執蘊為體。好好聽啊,這個地方,同學們稍不慎重,你們聽不懂的啊,因為這個道理已經比較高深的了。就是說五蘊在我們這個經中說真諦所解釋啊,就是專對這《心經》而言,就是說,同學們和其他眾生啊,五蘊是多生累劫,為積聚蓋覆眾生本具真性,起虛妄幻化之障蓋,那麼種了諸因的業力,產生了虛妄的幻化的境界,它就覆障蓋蔽了我們本來面目。

     但是,此本來面目呢,與此同時是相共並存,所以稱為多生累劫、無始以來,沒有一個具體時間的。先有本性還是先有五蘊呢? 就不是這個道理了,同時都是無始以來的,由於五蘊把我們障蓋到,致使真理埋於五蘊身中,執蘊為體。這樣子一障蓋以後,就把我們的本性埋沒了,就執蘊為體,自然執著了五蘊成體了。


     凡一切眾生,若能起般若智照,照空五蘊,而於不執其照,證得實相真如,即知個個皆具與佛無異之佛性,若執於五蘊之迷,則不識其本來面目也。就是說啊,一切眾生,如果能起般若的智照,以觀照般若體貼於文字般若之境,然後展現實相般若之智,自然就能照空五蘊,那麼,到此以後,就不執著這個照,不要執著這個照,正如「菩薩不見菩薩字,也不見般若之照」,就這個道理。就是一個什麼意思呢? 不執著的意思。

     證得實相真如以後啊,馬上就會明白跟佛的本性是沒有差別的,你們就是如來,你們的本事一切具備,跟釋迦世尊完全一樣,只能說是障蓋了的,障蓋住了的,它們兩個是沒有差距的。不是上師今天在這兒讚揚你們,或者是奉承兩句,你們高興得來就把書頂在頭上啊? 這是極大的錯誤。這裡沒有迷信,這裡是說明本性個個就是如來,這是真諦中的實相,而不帶任何讚揚,上師今天說你瘟啦、你不行啦、你這樣子的弟子根本沒有本性啦、你的本性降兩級啊,這樣子的上師是荒唐的,本性永遠也降不下去。正如定海騰空飛行被我一頓臭駡然後就掉下來了一樣的,他還說:「上師啊,你把功夫給我滅啦!」我說:「你香港電視劇看多了,功夫給你廢了。」不是那麼一個道理啊。


     佛性明白以後,如來世尊都給你廢不到的,這是自證自悟的境界,人人具有的體性,人生與宇宙的真諦法相,哪個廢得了啊? 這並不是初入聖境的功夫。因此佛為眾生說法稱為開示,那麼上師今天為你們說法,是代表著諸佛,盡其慚愧之力而給同學們作一些慚愧之開示,就是這個意思。

     開示,開示你們從智慧裡頭明白了,然後上師再教你們一定具體的方法,盡量地去掌握,逐步逐步即能得到解脫,這就是我非常真實的內心話了。因此,明白了以後,就知道眾生本性跟佛兩個沒有差別。若執於五蘊之迷,則不識其本來面目。如果說執色受想行識的話,就見不到本來面目。說到最後,色受想行識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下面要講的啊。

     五蘊者,色受想行識。色是眾生世界之一切色法,即四大之體,情器二界諸有相者起礙之障。所謂起礙之障者,即是有質之礙。如我今所坐之位,與此同時,另一人則不能坐,因我體色相礙其坐位之故。這裡就說明什麼呢,專講的是色了,色受想行識,第一就講色蘊。色呢,就是起礙之障,就是我們所看得到的東西,看到了以後,它就是具體的形象形色。

      比如我們這個錄音機吧,它在我們的眼前擺著是一個色體,那麼裡頭裝有一盤磁帶,磁帶也是一個色體,實在的物質,它就起礙之障了,假如說另外一個人想用它來聽另外的音樂就不可能,為什麼? 裡面有一盤磁帶,這一盤磁帶裝在裡面的,要把另外一盤磁帶放進去,就必須要把先前的它取出來,另外一盤磁帶才能放進去。凡是色物之體、色蘊之體,就是實在的、物質性的色體,和心物性意想性的色體,起礙之障。

     比如說我坐在這個位子上,給同學們開示《心經》道理,另外一位同學想:我也想來說一下,那麼你就只能坐在你那兒說了,你要到我這個位置上來說的話,就必須等我離開以後你才能坐上來,因為我現在坐在這個地方的是色相,起礙之障,障到的這個位置你就不能再進來。歸根結底把它說穿了,所謂色就是具體一種東西、一種實在的物體,這就是一種色體,起礙之質障。

      如我手中現在拿的這本書,書亦復占其當體空間之位,那麼就占到這個空間的位了,另一物則不能同位相存,如若相存、單顯,其中一物必「無常」轉之。就是說,比如這個色物,我們這本書也是一種色蘊、色相,它是具體一種物體,拿在我的手裡頭的,那麼當體空間就被占去了,占的什麼空間? 就是這個位置,如果這個位置要被另外一種東西占去,要被這個茶盅蓋占去,這本書或者是這個茶盅蓋,它們兩個要單一相存的話,必須這本書要無常轉之。

    所謂無常,就要放下這本書,茶盅蓋才到得了這個位置。凡是色物,就是起礙之障質。色呢,就是情器世界的體,是無常有為的質礙,也就是給同學們說啊,凡物是色、色蘊,就是具體的情器之體、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一切,我們所能見的具體有體有形的東西,它起障礙的作用,能占去它本身一定的位置的作用的就叫色。今後說什麼叫色,你們就曉得了呵。

      我隨便指一樣東西,這個屬於五蘊中的?你說是色。我指到那個水,你說色。因為它雖然是軟的,同樣是色體,懂了沒有啊? 現在大家就明白了,五蘊中的色體啊。那麼我們人呢,我們人的身體上、我們的肉,你看,好大的一堆在那兒坐著,我們的衣服還包住,還有你們的地板,這些都是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