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世界佛教正心會挹注愛心 捐款新北市國際生命線協會

 

世界佛教正心會挹注愛心 捐款新北市國際生命線協會


     世界佛教正心會遵循 世界佛教教皇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誡,觀世音菩薩「大悲行願 無處不現」之慈悲,依於本會指導金剛上師 恆性嘉措仁波且的指導將十善、四無量心、六度萬行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本會執行長陳和慧昨(6/10)來到新北市國際生命線協會,將向十方募集到的愛心,捐款2萬元與該會,由該會徐明珠理事長代表領受。

本會執行長陳和慧表示,對於生命線協會有關自殺防治及服務親密關係暴力追蹤輔導支持性服務等,提供心理諮商輔導、醫療、法律、經濟、就業服務等協助深表敬佩,佛陀慈悲為懷,但五濁惡世的眾生就是因為不了解佛法真義,而困陷輪迴中,本會希望透過這樣小小的慈善行舉,推動社會和諧,讓更多人感受佛法的溫暖,進而皈依三寶,修行學佛。

生命線協會徐明珠理事長對於本會的用心也給予高度肯定,並表示此筆愛心捐款會妥善利用,該會每一位成員、志工、社工都在自己的岡位上努力,也希望未來能有機會與正心會合作一起協助弱勢者。

媒體報導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四十七.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文說真諦 153-156頁

 



      在此最值得要提醒的,我們這裡有六、七個同學,經常見到什麼如來、經常見到什麼金剛,暗暗地、悄悄跟我講。給上師匯報是對的,但是,可要注意,不能執著,再這樣執著下去是不行的,是不能見真正的如來的,如果懂真空妙有的道理,這些都是我們的意識所顯,不是什麼佛、不是什麼如來。

     但是,修《瑜伽師地論》的,或者是修四瑜伽法的行者,瑜伽士們,你們有一點不同,你們如果見到現象,要根據經藏之義來體驗,在定境當中所見到的什麼護法、什麼境界,那是另外一種因緣,但是見到以後也不是要你們執著,有時候可以給你的上師匯報,然後予處理,他就會教你啊。所以,性質要一分為二,千萬要注意這個問題啊。

     只要是若見諸相非相以後啊,你得到這個定境,境就要隨轉。為什麼說境隨心轉? 我今天給你們講一個真實故事,這個故事我本來不想給你們講。上師呢已經再三給你們闡明了,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但是也許跟心力有一定的關係,叫也許呵,上師沒有半點在這兒自吹的意思。今天,我騎在自行車上,就走到那個叫白雲寺的街,因為準備買一個新自行車嘛,那麼我就說把這個自行車呢送給辦事處,後來又想不忙送了,我再騎兩天,萬一這兒要用呢,要弄經書的時候啊,就不送算了,不送算了。哎,我當時又想,成住壞空,可能馬上桿子都會斷啊,執著這個東西幹啥呢? 剛剛這樣一想的時候呢,車子「喀嚓」,桿子就斷成兩截,街上的人全部轟堂大笑的嘛,那自行車當場就斷了,就剛剛想完,這一下華子還幫我把它推回去的嘛。(笑聲)有時候這個意念啊,也許它會產生作用,當然,從聖者來說,是百分之百地產生作用,作為我來說呢,叫做也許啊,我跟同學們說,我不敢說就是它產生的作用,因為我從來沒有認為過我是什麼聖者,我只是一個普通學者,來導引同學們的一個上師,就是這樣一個慚愧者。

      那麼,境隨心轉啊,你的心就要轉境,到一定的功夫以後啊,境就要順著你這樣去做,這類的例子非常之多,在這裡不便給同學們舉啊,我們有很多同學都知道這類的例子。那麼凡夫呢,是心隨境轉,就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啊,沒有功夫的,沒有了脫生死的人,是心隨境遷的。

      什麼叫心隨境遷? 見到外邊的喜怒哀樂,就要隨著去變。就正如我說的,做生意的同學,他生意只要垮了,他愁眉苦臉的,他賺了錢他多高興的,心隨境遷。那麼我們講學問的同學,他把這堂課講好了,他非常高興,這堂課沒有講好,人家都誹謗他了,他感到很難過。我們寫文章的同學,有報界的、有些當編輯的,乃至於有些寫電影劇本的同學啊,當他們的成果出來的時候,遭到否認的時候,他們的心中也是很難過的,而得到表揚的時候,他會沾沾自喜,這些都是他的心識隨外境所遷。就是普通稍有精神境界的人都會做到得者不喜、失者不悲。我們今後啊,一定要做到得者無相、失者無心,失了就也無所謂,這樣子再慢慢慢慢依行入法,就會由定生慧,由慧然後解脫,乃至於逐步逐步的就會做到心遷外境的境界。那麼,境遷心境就麻煩的囉,就包括人死入中陰境界,都是境遷心境,就是境把心給你遷走了,學佛念阿彌陀佛也是這個關係。

       念阿彌陀佛啊,我給你們說句真心話,是什麼原因要你一心不亂地把佛觀住? 「默念彌陀是收心」,而很多學佛的人,你看那些念淨土宗的,整天在用功,但是,一用起功來,他一隻手在操作,在捻佛珠,另外又在考慮問題,嘴巴拚命地在念佛,腦殼裡頭就從來沒有裝佛像的影子,這樣念佛是不起作用的。

     念佛要起作用,必須一心不亂,把佛觀想在頭腦裡面,這就是一種定力,這是一種有相之定,那麼這種有相之定,入一念而觀佛境,佛境乃為一念,一念不生則入無念,自然就成佛的幻覺,中陰身的時候,這邊風大一散,那麼那邊就接上了,就是佛的境界,這也是一個科學道理啊,所以平常啊我們就要養成這麼一種境界。我們這裡的同學,有修淨土宗的,也有教淨土宗的上師,你們要注意怎樣去傳教你們的同學啊,這只是念誦上。

     還要告訴你們,萬法之成就不離行持,今天大膽地跟你們說,我這個說法和淨土宗的大祖師有差距,跟印光大師這些都有差距,跟成就的廣欽老法師也有差距,但我認為,我自信,我的正確。他們的也還是正確,但我想最好你們依照我的,這不是我驕傲,因為我是參照了如來的真諦才給你們講這句話的。

      念佛啊,關鍵還是得把行為修好。今天上午,我這位快滿九十歲的老弟子,他坐在那兒的時候,我就跟他談到這個問題。不管你怎樣念佛、怎樣用功,如果說你是忤逆不孝、盡做壞事,整天念十萬遍阿彌陀佛,最後還得遭惡報而亡,不得解脫。如果說是你是一個大孝子,勤修十善,念佛雖然很少,那麼你的善因積聚,到臨命終時,念一聲阿彌陀佛,阿彌陀如來也得把你接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老人家衪曾經說的,臨命終時,念十聲阿彌陀佛,一心不亂,即能接到西方極樂世界,我說的是念一聲就要接去,我相信阿彌陀佛衪會贊成我的說法的。

     這好像我有些教人叛教,膽敢篡改阿彌陀佛的教義,佛的教義我不篡改,因為我深深知道,我們是修行人,並不是念佛人,行正了,只要依內緣之法,一引就到了。我們眼前看到很多,有的人修行修了一輩子,念佛佛珠都唸爛多少串,到最後什麼成就都沒有,有的人的心境行為非常好,隨便教他一個淨土宗的法,馬上解脫,你連擋都擋不住,道理就在如何修行。我這個人講的修行首先就注重的是無常心、出離心、四無量心、六度四攝等等法門,堅守戒律,至於學其他法,那麼,我們把《藉心經說真諦》的妙義講完,下一步再探討。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四十六.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 藉經文說真諦 149-153頁

 


     
      第二部份    藉經文說真諦

現在講第二部份,是藉經文的句子來說真諦,說宇宙萬物、佛陀、自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就是我們平常念到的觀世音菩薩。在有一本書,叫《菩提心義》說:「彼佛壽命無量、光明無量、眷屬無量、一切皆無量。故以立謚號。而本名觀自在王如來。眼如四大海。遍觀法界眾生。隨其機緣。拔苦與樂。故為名也。」觀其一切自在無礙,故名觀自在。《菩提心義》已經說了,這位佛的壽命是無量的,就是永恆不斷的,衪就是這麼長的壽命。

    衪發的光是無量的,不說同學們大概已經都知道,這裡指的光明不是指的電燈光的光明、不是指太陽光的光明,而是指衪一種殊勝境界的光明,是以其光明來代替殊勝之意。

    衪的眷屬無量,為什麼說衪的親屬、親人無量呢? 因為衪渡的太多了,衪把你渡脫,衪就是你的父母,你就是衪的子女,應該是這樣去作觀想,所以就眷屬無量。也可以說衪把你渡脫,衪就是你的兄長,你就是衪的小弟弟,因為佛菩薩看眾生是平等的,因此我們說這個話沒有罪過的。有的同學說:唉呀,你咋那麼說,你還變成觀音菩薩衪的小弟弟? 因為佛菩薩是平等的啊,所以衪的眷屬無量。

     不說是眷屬無量,衪的一切本事、一切具備的殊勝因緣都是無量的,因此就給衪立謚號。衪的真正的名字叫做正法明如來和觀自王如來。為什麼叫觀自王如來,你們想到過沒有啊? 這個老人家是妙覺菩薩,但衪已經是如來佛,是一個古佛啊! 衪是看到眾生痛苦,在輪迴當中呻吟婉轉而不能拔苦超脫,然後才化為一個慈悲女相,因為女人代表慈悲啊,因此化為這個形象來到我們娑婆世界,無剎不現身,這樣子來的。

       衪的眼睛如四大海,遍觀法界的眾生,眼睛啊像四大海一樣,是形容的,很大很大,而遍觀法界的眾生。這是經藏上說的如四大海,要照我來說,眼睛如宇宙那麼大,眾生皆在衪的眼皮裡頭生活,我要這樣講給你們聽,因為法性真空的道理啊,這個道理你們今後明白以後就會知道。

     你想釋迦世尊在靈山會說華嚴法界觀的時候,只聽到佛的聲音,這些菩薩們都找不到佛在哪裡,結果衪每一根汗毛化成無量世界,那些菩薩全都站在毛孔洞裡頭聽法,哪裡去找人嘛? 就有那麼大,所以要藏須彌於芥子,一毫端上現寶王剎,這些都叫做形容詞。觀音菩薩就這麼了不起。

      那麼,在我們當今有人講到觀世音菩薩雖然很慈悲,有千手千眼,但是有時候衪還是看不過來,所以說我們要認真地、好好地念誦,不然的話,就要把我們漏掉的。這話是錯誤的,沒有說是看得過來、看不過來,本身你就在衪的眼藏、法界中之,衪不需要看你,只要你真心、一意不亂,與衪的三密相合,化你的三業為三密,頓時觀自在菩薩就把你收攝在衪的心中的,法性之中一體達觀,不需用觀看的,是這樣的道理啊。

       那麼,衪遍觀法界的眾生,隨其機緣,拔苦與樂,要隨機緣拔苦與樂,因為佛法當中有這麼一句,叫做無緣不渡,所以就稱衪觀世音菩薩。衪觀其世界、觀其娑婆世界、觀其輪迴眾生的一切音響,觀其一切自在無礙,故名為觀自在,得到自在而毫無障礙。此論觀者,作勝義之說,故這裡的觀字,並非用眼睛觀看,不是用眼睛去看,我剛才前面基本上給大家提了個影子了,是用法性眼藏,你的三業化為三密,自然就在衪的法性之中,是這樣觀的。

     亦非用起不了觀照功夫的肉團心去觀看,衪也不是用心來想你的,也非用六識分別去散亂觀想,有些人想是不是思想上去想的呢? 不是,起心動念就落入凡夫,就不能觀。觀世音菩薩老人家,衪是用般若智照在觀,所以說我們凡夫的意識、分別、想去看問題啊,跟佛菩薩那個觀是兩回事的,而是以自心本具的觀照般若妙智,去觀照自身世界與外界四大之實相。衪用什麼觀? 觀什麼? 去觀照自身的世界與外四大的實相,自身世界就是衪的自身,地、水、火、風、空、識無執化為佛性真如的體相,以佛性真如的體相,一合宇宙萬物的真實本來面目,就這樣觀的。

     由觀照般若起用,斷除我執,隨之深入觀照功夫,而後斷除法執,物、我、法悉皆空寂無相。就是說,怎麼樣觀呢? 由衪的觀照般若,衪自己產生的觀照般若起了用以後,自然就把我執斷掉了,所謂的我執,就是你們在座的同學人人都有個我,我一產生以後,六根就要產生用,五蘊同時就要起用,那麼五蘊、六根都不起用的時候,自然就把人我空了,我執不存在,人也就沒有分別了,就不知道有這個人、沒有這個人了,因為他空了,不動妄念,然後再慢慢深入觀照功夫,最後就連這個法、就連觀照這兩個境界都不要了,這就斷除了法執了,就是說連法都一起丟了,斷除法執,就成菩薩境界。


        斷除了法執以後,對於物也好、我也好、法也好,全部空完,就沒有任何現象。這裡所指的空不是空空蕩蕩,不是虛空的空,是對萬物而不在分別之執,乃至於對法都不執的一種空境。這裡的空,所指空,實無空,所指有,實無有,所指無,實具有,關鍵是意識執不執著。不執著其萬物之一相,而明明了了,清清徹徹,又不執著其明明了了,清清徹徹的一種境界,稱為勝義之空。

      自在者,即任運無礙,智照平等,觀照萬物皆為空而不空,是故觀空不著其空,觀有不著其有。這一段同學們好生聽,這裡面可能有的同學聽到很順當,但是有的同學稍不認真,就會聽不懂我講的法了,因為這些法是佛法最高深的,前面已經說了,照規矩是要舍利弗才能聽懂,你們想好困難? 舍利弗是佛的大弟子中的第一大弟子,智慧第一的,因此要很認真的聽啊。就是說自在呢,就是任運無礙,達到任運自由、沒有任何障礙的境界。

      智就是指智慧,照用平等,智慧跟照用,智慧即是照用,照用即是智慧,平等無礙,不成分別。觀照萬法皆為空而不空,就是觀照一切都是空的,但是所有一切又不是空的,因此就產生真空境界顯妙有,妙有聚合乃真空,就是說,不執妙有化真空,不執真空顯妙有。所以世間萬有一切諸法於不執著中即是真諦妙有,不執著其妙有而凝聚萬象而不執著其凝聚,即為真空,是故觀空不著空,就是觀空呢就不執著這個空,專門把這個空抓住。

     把它說穿了,只要你的意識在抓這個空,它已經不是空了,那是一個假空相,你的腦殼在想問題了,就跟這些人一樣了,因此要觀空不著空,觀有不著其有,觀一切有但不著它是有,著者是執著,就是意識上裝有一個東西叫執著。《金剛經》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有的人呢,一學佛就想到:「唉呀,我還沒有見到過佛。」有的人說的:「我好高興啊,我昨天晚上都看到佛了的嘛。」其實那不是佛,那就是你的幻覺、你的妄想產生的,或者那是一種魔境,或者是天魔,或者是自身的五陰魔,或者是等等違緣魔,總的一句,要聽佛說的話,佛在《金剛經》上說得非常清楚:「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就是說你要想看到一個很莊嚴的、真正的佛站在你的面前的話,這叫色見衪,以色體去看衪的具體形象,具體形象屬於色體。

     以音聲求我,要聽到佛在那兒說話的話,那這就是世人在行邪道,就是說你們根本不是在學佛的道理,不能見如來的,這種人永遠也得見不到如來,那不是如來。怎樣才見如來呢?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見到一切現象而於此現象不加執著,就是真正的見佛、見如來,見到一切現象,從來不去體會、不去分別它,就叫見如來,當體之下即是如來。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佛教正心會公益關懷 捐助基隆榮服處遺孤學費補助

佛教正心會公益關懷 捐助基隆榮服處遺孤學費補助




     世界佛教正心會遵循 世界佛教教皇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誡,觀世音菩薩「大悲行願 無處不現」之慈悲,依於本會指導金剛上師 恆性嘉措仁波且的指導將十善、四無量心、六度萬行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應新北市新聞記者職業工會邀請,在母親節前夕本會陳和慧執行長帶領師兄姊前往基隆榮服處,捐贈遺孤學費補助金3萬元,由方正處長代表領受,也為此次北部四處榮服處的公益關懷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本會執行長陳和慧表示,本會總會位在板橋榮民之家的正對面,十多年來關懷榮民並定期至榮家帶領念佛及康樂活動,今天來到基隆剛好是北部榮服處四處的最後一站,並帶來加持過的念珠,分送給在場所有幹部,希望大家能多念佛,藉由佛力加持讓生活過得更好。方正處長對於正心會的用心也給予高度肯定,並表示遺孤補助除了生活津貼,其實每個人都背有一定的助學貸款,經濟壓力很大,這次的補助金剛好解了燃眉之急,真是諸佛菩薩的加持!也再次感謝記者工會理事長黃村杉及所有幹部媒合此次的愛心捐款活動,希望鏈結社會各界挹注善款,期待學子們未來能秉持「施比受有福」的理念,貢獻所學,回饋社會。

媒體報導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母親節前夕 世界佛教正心會至八德榮家捐贈弱勢榮民眷慰問金

 

母親節前夕 世界佛教正心會至八德榮家捐贈弱勢榮民眷慰問金


圖說:母親節前夕 世界佛教正心會至八德榮家捐贈弱勢榮民眷慰問金

媒體報導

2025-0501八德榮家感謝狀
2025-0501八德榮家感謝狀